你在房價高點買了房,如今樓市跳水,資產(chǎn)縮水,貸款壓力陡增,你是不是也在焦慮?為什么會這樣?
過去幾年,加拿大樓市堪稱“過山車”:
?移民激增、疫情推動、超低利率→房價狂飆
?2022年初全國房價觸頂,部分疫情后過熱城市下跌幅度高達20%
?自住買家與投資者在錯誤時間入市,代價極為沉重
Royal LePage CEO Phil Soper 提醒:
“真正的問題是,你現(xiàn)在的房子是否滿足你的生活需要?如果滿足,那就是賬面問題,而不是現(xiàn)實問題?!?/p>
換句話說,房價跌了,不一定意味著你生活質(zhì)量下降。
市場曾“假摔”,如今真降溫,過去八年,加拿大房市走勢比任何預測都戲劇化
?CREA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平均售價達$824,000,交易量年化接近67.5萬套
?截至2025 年中,全國平均房價為$691,000
?如果按通脹調(diào)整(2017年平均價 $496,000),2025 年相當于約$625,000
?意味著雖然有所下降,但房價仍高于過去通脹調(diào)整后的水平
專家提醒:賬面縮水≠現(xiàn)實崩盤,房地產(chǎn)長期仍可能跑贏通脹
杠桿放大痛苦,但理性應對有辦法
?高杠桿買房風險大:用$100,000 首付撬動$1,000,000 資產(chǎn),一旦跌10%,賬面瞬間歸
?皇后大學退休教授John Andrew 分享案例:一位年輕買家在2023 年高位購房,如今貸款難獲批,房價低于買入價,“她開始懊悔,覺得‘我到底做了什么?’”
?建議:不要急著賣房,除非必須搬家;或者同一市場下置換另一套房屋
?長遠看,理性評估持有成本與潛在回報,比短期價格波動更重要
居住需求才是購房核心
?對自住買家而言,房子是“使用型資產(chǎn)”,提供穩(wěn)定居住環(huán)境,避免租房不確定性
?Bullpen總裁 Ben Myers:購房是“強制儲蓄”,逼你長期理財
?對于預建房融資困難的買家,可以嘗試合約轉(zhuǎn)讓(assign),但接手者也可能面臨融資困難
?理性的方式:完成交割、出租房產(chǎn)、等待市場復蘇
心理與策略建議
?別糾結(jié)買入價:更重要的是房子是否滿足生活需求
?評估持有成本:貸款利率、物業(yè)費、稅費、裝修維護等
?多渠道增收:出租部分空間或房產(chǎn)增值潛力
?保持長期視角:房地產(chǎn)是耐心的投資
如果你買在高點,焦慮是人之常情
與其糾結(jié)當初價格,不如理性分析當前房產(chǎn)價值、居住需求與潛在回報理性持有、穩(wěn)住心態(tài),等待市場復蘇,才是長久之道